在7月17日的消息中,英偉達擴大Blackwell架構GPU的投片量,導致基于GB200芯片的AI服務器出貨量同步增長,標志著基于GB200芯片的AI服務器即將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
據透露,這些服務器的單價將是傳統服務器的10倍以上,而鴻海作為英偉達服務器的主要代工廠之一,預計這將推動鴻海在2025年的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業界預計,到2025年,鴻海云端網絡部門在整體代工業務中的營收比重將高達45%至50%,創下歷史新高,這將使鴻海的營收結構發生18年來的首次逆轉,服務器業務將成為鴻海的最大營收貢獻產品。
從終端整機服務器機柜數量來看,出貨量由原先預期的4萬臺提升至6萬臺,增幅高達50%。其中,GB200 NVL36服務器機柜的出貨量最多,達到5萬臺。業界估計,GB200 NVL36服務器機柜的平均售價為180萬美元,而GB200 NVL72服務器機柜的售價則高達300萬美元。那么高端AI服務器目前市場需求則有高達(6*300)約1800億美元的產值,光是這條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就足以支撐未來數年。艾斯達克作為曾經鴻佰科技智慧物流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AI產業的興起,不僅帶動鴻海營收與占比的提升,也為艾斯達克來了發展的機遇。外資投行估計,GB200服務器的代工業務將占鴻海2025年總代工業務營收的20%至25%,從而推動鴻海云端網絡部門的營收比重從2024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47%。同時,蘋果產品的營收比重預計將從45%至50%降至40%以下,而鴻海將轉型成為AI服務器的主要供應商,不再僅限于蘋果的主力供應商。
自2007年以來,蘋果iPhone的代工業務一直是鴻海業績增長的關鍵動力。隨著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鴻海開始將重點轉向服務器產品代工。特別是在AI服務器需求爆發的背景下,鴻海迅速推動了AI服務器與網通產品的代工業務需求增長。隨著這部分產品在整體代工業務中的占比持續攀升至50%,鴻海的營收結構將發生逆轉,服務器業務成為其第一大業務。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對AI為集團帶來的正面效益持高度樂觀態度,強調AI服務器將是集團下一個萬億元新臺幣營收產品。他預估,2025年鴻海AI服務器的營收目標將超過1萬億元新臺幣,帶動2025年整體營收有望突破7萬億元新臺幣,再創新高。劉揚偉引用研究機構的數據指出,ICT產業的市場規模接近1兆美元,AI產業在7至8年內將超過1萬億美元的規模,其中硬件占比超過一半,這正好是中國臺灣廠商,特別是鴻海可以發揮的地方。
艾斯達克作為智慧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始終秉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通過智能裝備、精密科技驅動,工業軟件打通數據流,數據+AI算法賦能電子及半導體行業智慧倉儲,專注產品品質,用心服務的初心。艾斯達克幫助企業解決智能倉儲領域的科學化、標準化、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時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智慧倉儲設備定制化服務。未來艾斯達克將繼續發揮技術人才和資源方面的優勢,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在這個過程中,艾斯達克將助力更多電子及半導體行業的企業,攜手共進,共同推動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頂端。